新闻 详情 返回上页

同济八旬院士开公选课呼吁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构筑桥梁

2017-03    来源: A+

  上海3月7日电 (黄艾娇许婧)同济大学长年奋战在深海科研一线的八旬资深院士,新学期主动请缨,开设一门名为《科学、文化与海洋》的公共选修课,只为引发青年学子对于“科学与文化”二者关系的再认识,启迪、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,勇于投身科研创新。

  3月7日晚间,由中科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主讲的这门课开讲,首堂课的主题为“科学与文化——好奇心、幽默感和创造性”。

  讲座持续了100分钟,老先生精心准备的116张ppt图文并茂,信息量大、案例丰富,观点精辟凝练,给同学们奉上了一场思想的盛宴。

  长年坚守在深海国际科研前沿的汪品先院士,一直热心倡导中国加强海洋文明,为科学与文化的结合、发扬科学的文化本质奔走疾呼。他曾于2011年和2014年,两度在上海媒体上发起“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”“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”的讨论,2015年又提出“汉语被挤出科学,还是科学融入汉语”的问题,并在2013年主编出版“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”。

  当晚,汪品先院士首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,他说,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,科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。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,都是创造思维、创新冲动,遗憾的是,中国从科学院到高考均实行文理分家,导致中间出现断层,而断层牺牲掉的正是“创新”。

汪品先院士授课结束后被学生团团围住。 江平 摄 汪品先院士授课结束后被学生团团围住。 江平 摄

  他认为,科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单纯用“产生多少价值”,更不能用“拿到多少经费”来衡量。

  汪品先说,回顾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,科学家不但几十年如一日、如痴如醉地潜心探索,甚至可以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。许多重大的发现,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、二没当官,生前潦倒一世,身后才被追认。“这与今天我们按论文数目发奖金、科研立项时就盘算着得几等奖的科技“文化”相比,相去何止千里!”他直指当前病态的“科技文化”,引人深思。

  汪品先院士打趣说,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,科学本来是好玩的,既“有用”,又“有趣”,而“有趣”说得太少。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“有趣”:我研究这个问题,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;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,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。

  为此,他指出,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,科学表达中的“幽默”,有助于思想的表达、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。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,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区别。

  “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,‘源头创新’是一种文化行为,和文艺创作有共同的特点。”汪院士认为,科学不是竞技,更不是赌博,科学是文化,如果过分强调科学带来的利益,过分忽视科学的文化本性,缺乏文化基础,科技创新的能力不仅不能发展,还可能出现科学造假之类的“学术不端行为”。

  汪品先指出,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,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。断层的成因除政策之外,还在于“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,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,缺乏‘两栖型’的人才”。而这类人才在发达国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,但中国至今对此仍缺乏认识。

  “我们的责任是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,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,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。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,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。”汪品先表示,“这门课的目的,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——-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。”

  据介绍,这门课包含8次讲座,其中6讲由汪品先院士主授,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。由汪院士主授的另5场讲座,主题涵盖“人类与海洋——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”“东西方文化——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”“科学与视野——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”“创新和语言——汉语、外语和双语”等。(完)

责编:

  • 新闻
  • 娱乐
  • 财经
  • 汽车
  • 女性